Vol.12 两位东亚女性素食者谈谈韩江的《素食者》

那些被文学光环所遮蔽的问题

By Q, Jojo on November 3, 2025

简介

在这期《有点豆腐》中,我们以两位东亚女性素食者的个人视角,聊了聊韩江的小说《素食者》。这本书因获得布克奖和诺贝尔奖在国内引发了大量的讨论,但作为东亚女性素食者,我们却犹豫了许多年才敢翻开它。那么,我们为何会抗拒阅读一本与我们身份同名的小说?一部名为「素食者」的书,是否让人忽略了素食主义背后真正的动物伦理核心?当主角的抗争被描绘成一种病态的疯狂与自我毁灭,是否又加固了外界对素食者「极端」的刻板印象?

在这期节目里,我们探讨了那些被文学光环所遮蔽的问题,一些被公众忽视的维度:小说如何体现动物暴力与女性暴力的共同逻辑;韩国当时的社会背景(如生育率焦虑)如何与畜牧业和肉食欲望交织起来;而「植物等于非暴力」的想象本身是否存在问题,这种意象的后果是什么。从分析英慧的沉默、疯狂与自毁,我们质疑文本对那些流血的动物的处理——牠们的受难是否被抽象化成「肉块」、被工具化为文学隐喻,是否作为受苦的主体被大众看见。

在崇尚肉食的现实中,关怀动物的素食者声音常常被压制、被塑造为强迫他人的人。这种话语的反转机制让我们必须发声:那些难以为自己辩护的动物主体,牠们的苦难不应该被遗忘,不应该仅仅成为讨论人类议题的文学工具。我们的讨论并非是想否定这本书的文学和社会价值。但作为真实的 vegan、东亚女性素食者,我们想让更多人知道:素食者不是因为「噩梦」而拒绝吃肉,而是出于伦理选择和对生命的共情;我们不是想「逃离」世界,而是要改变世界;我们的「疯狂」,是在一个充满系统性暴力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抵抗。

音频

小宇宙:两位东亚女性素食者谈谈韩江的《素食者》

时间轴

  • 00:42 积极新闻:网络治理纳入虐待动物内容;呼吁听众参与《检察公益诉讼法》的意见征求
  • 08:35 我们为何拖延阅读《素食者》
  • 15:25 小说情节介绍:三个故事
  • 18:01 个人阅读体验:窒息与乏味
  • 25:31 动物暴力与女性暴力的关联
  • 29:14 韩国社会背景:生育焦虑与肉食消费
  • 31:31 英慧的沉默意味着什么
  • 36:04 动物被彻底抹去的声音
  • 39:11 植物真的是非暴力的吗?
  • 45:45 读者反应:女性议题成了「舒适区」
  • 51:38 被符号化和抽象化的动物苦难
  • 57:23 素食者被要求闭嘴的话语反转机制
  • 63:45 读者人群中的非常规视角
  • 65:27 真实素食者:消极逃离还是积极抵抗?
  • 68:48 下期预告:从加拿大白鲸事件聊起,对话曾经的驯鲸师邵然

参考文献

概念解释:

  • 维根主义(Veganism):一种哲学立场与生活方式,旨在最大限度地排除所有形式的对动物的剥削、虐待与商品化
  • 动物权利: 主张动物应享有免受人类剥削、虐待和用作财产的基本权利的哲学立场
  • 物种歧视 (Speciesism):基于物种差异而对不同动物产生偏见或歧视,类似于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
  • 肉食-阳具中心主义 (Carnophallogocentrism):法国哲学家雅克·德里达(Jacques Derrida)提出的一个批判性理论术语,描述西方父权统治结构中将男性气质(阳具中心主义)、理性(理性中心主义)和食肉行为(对动物的牺牲性消费)交织在一起的压迫矩阵。这种意识形态极其普遍和根深蒂固,以至于它被视为「常识」,从而使其背后的暴力和压迫机制在主流文化中变得隐形
  • 医源性 (Iatrogenesis): 指因医疗行为(如诊断、治疗)本身给病人带来的伤害或不良后果
  • 生成 (Becoming): 源自哲学家德勒兹(Gilles Deleuze)的概念,描述个体摆脱固定身份,在评论中指的是进入一种与植物相似的、流动的、非主体性的存在状态的过程

提及的著作与文献

  • 《素食者》(The Vegetarian)- 韩江
  • 《肉食的性政治》(The Sexual Politics of Meat)- Carol J. Adams
  • 《变形记》(The Metamorphosis)- 卡夫卡
  • 《Animaladies: Gender, Animals, and Madness》- Lori Gruen, Fiona Probyn-Rapsey, Carol J. Adams
  • Taylor, C. (2020). Vegan Madness: Han Kang’s The Vegetarian. In Disability and Animality (pp. 223-234). Routledge.
  • Singer, H. (2018). Erupt the silence. Animaladies: Gender, Animals, and Madness, 65-76.
  • Kim, E. Degeneration, Mental Disability, and the Conditions of Nonviolence in The Vegetarian1. Mediating Gender in Post-Authoritarian South Korea, 140.
  • Lai, Y. P. (2023). Blooming against meat: Silence, starvation, and arboreal subjectivity in Han Kang’s The Vegetarian. Critique: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, 64(5), 831-842.
  • 《从吕碧城到韩江:东亚素食传统中的现代声音和女性视角》- Paul Chen

重要政策与法规

  • 中央网信办”清朗”整治专项行动(2025年9月):首次将虐待动物内容纳入网络治理
  • 《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分类办法》:征求意见稿
  • 抖音电商实施细则:禁止发布猫肉、狗肉、猫狗皮毛、鱼翅、熊胆等制品
  • 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:2025年10月28日起公开征求意见,截止11月26日,您可以登录中国人大网(www.npc.gov.cn)、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(flk.npc.gov.cn)【也可以直接扫码本文末尾二维码登录】提出意见,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(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,邮编:100805。信封上请注明《检察公益诉讼法》草案征求意见)。
  • 相关意见文案可参考:将动物保护及反虐待动物内容纳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公益诉讼法》,是顺应社会文明进步、强化生态文明法治保障的重要举措。当前,虐待、虐杀动物并传播相关信息的行为时有发生,不仅造成动物痛苦,也损害社会公共利益,侵蚀社会善良风俗,对公众,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。现行法律对普通动物的保护存在空白,仅依靠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难以覆盖全部动物福利需求。将动物保护明确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,赋予检察机关对严重虐待、遗弃动物或相关监管缺位问题提起公益诉讼的职权,能有效弥补执法漏洞,震慑违法行为。这既是践行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生态文明理念,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必然要求,有助于构建更具温情与责任感的法治社会。建议立法机关予以充分考虑。

img